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2-12-01编辑:档案馆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大学的档案作为建校、立校、治校、兴校、强校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扎根中国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要资源。档案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档案工作是学校各单位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档案工作稳步发展,为服务学校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学校档案工作存在档案管理机制不畅、档案资源不丰富、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档案服务能力不强、档案基础设施不完备等薄弱环节。做好新时代学校档案工作,对于用红色校史滋养师生,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学校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在学校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学校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落地见效,必须全面加强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档案工作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切实强化人才队伍和经费保障支撑,加快构建新时代学校档案工作新格局,推动学校档案工作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档案治理体系

(一)坚持党管档案健全体制机制。坚持党管档案原则,提高档案工作政治站位,把牢档案工作政治属性,完善全校档案工作一盘棋工作体制,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分管校领导负责、档案馆归口管理、各单位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档案馆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统筹做好学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编研开发等工作,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各单位要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明确档案工作人员及职责,推动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

(二)推进依法治档完善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7号)等有关档案法规政策,增强依法治档意识,结合学校档案工作发展需要,依法制定《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大学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健全文件归档移交、档案整理保管、档案开放利用等管理制度,完善档案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和应急处置协调机制,确保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有力支撑保障。

(三)突显人大特色优化协同治理。创新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协同工作机制,推进校史档案收、管、存、用的体系化管理,加强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联动协同渠道和合作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依托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科的整体优势,推动档案馆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共建共享,实现档案业务工作与档案学科发展良性互动。

二、守护人大历史,丰富档案资源体系

(四)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库建设。学校红色档案是传承红色基因和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直接记录,要加强建校、立校、治校、兴校、强校历史进程中红色档案的征集、整理、挖掘和数字化工作,制定红色档案利用方案,建立红色档案资源库,充分发挥红色档案在存史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大校史档案收集整理力度。重视校史档案的收集工作,对反映学校各个历史时期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重要活动、重大项目、重要人物等相关校史档案要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守护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的档案资源。加大对人民教育家、大先生、著名学者、先进人物、杰出校友等人物档案的征集整理力度,丰富学校校史档案资源。完善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机制,从源头加强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的收集留存工作。鼓励师生员工、校友和社会各界向学校档案馆捐赠或委托保管校史相关档案。实行档案清单管理制度,建立专题档案数据库。

)提升归档制度执行监督强度。建立健全学校各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确认制度,确保反映学校事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形成过程的重要记录完整齐全地归档保存。推行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明确细化归档工作流程及相关工作要求,推进各单位归档工作更加规范标准。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归档职责,严格执行学校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凡是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重点加强电子文件及工作数据的归档。在学校机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会同档案馆及时掌握档案流向,妥善进行文件材料收集整理与归档移交,严防档案流失。档案馆定期对各单位档案归档工作进行督查,对出现损毁、丢失档案的,学校将依据档案法律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由档案馆督促责任单位、部门、人员予以补救。

三、服务学校建设,优化档案利用体系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增强档案利用服务能力。服务学校建设让党放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心工作,围绕学校政治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中心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建立精细化常规档案服务体系,创新个性化定制化档案服务形式,健全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档案利用机制,统筹做好档案服务。

)满足师生校友需要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加快涉及全校师生员工、校友个人记录档案资源的数字转化。深化馆藏档案的数据挖掘与关联信息聚合,根据不断更新的社会利用需求,提高档案服务响应能力。完善档案远程利用需求办理系统,改进查阅方式,简化利用手续,为师生校友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档案利用服务。

)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服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合学校相关单位部门,加强学校红色档案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建设学校红色档案专题资源库,发掘红色档案蕴涵的红色根脉,探析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高等教育的经验规律,传承以陕公精神为源头的中国人民大学红色基因。加强校史档案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档案让历史说话和用史实发言的优势,把学校红色校史资料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动力资源,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让红色校史资源教育滋养师生,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支撑服务。

)加强协同联动深化档案资源研究利用。紧扣学校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统筹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馆藏资源,加强档案资源研究利用的协同联动。组织协调专业力量加强档案资源的研究,挖掘档案凭证价值、历史价值、信息价值、文化价值,推动档案智库建设。用活用好学校各类档案资源,通过展览陈列、编研出版、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推出特色精品档案,为学校决策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借鉴,为学校展示发展成就提供更强的服务支撑。

(十)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档案文化传播。充分利用学校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规政策,展示档案工作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营造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要求,挖掘学校档案资源的红色基因和历史价值,通过举办工作会议、业务培训、主题报告、档案宣传日等活动,加大具有人大特色、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档案文化传播,弘扬基于红色基因的档案文化。

四、坚持底线思维,筑牢档案安全体系

(十)加强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管理。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按照国家档案工作有关政策、规范和标准加快改造和扩建档案库房,更新配备档案安全管理设施设备,改善档案保管和利用条件,严格库房安全管理,落实八防举措,以满足现存和今后三十年应进馆档案、资料的实体安全保管。发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专业优势,加强馆藏档案的保护与修复,开展纸质档案保护与修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取措施,确保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归档电子文件应满足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检测要求。严格执行档案保密管理制度、上网档案信息审查制度和档案安全利用制度。推进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

(十)强化档案安全风险和应急管理。健全自然灾害防范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不同主体的档案安全责任,防范化解档案安全风险。建立健全档案服务外包安全工作监管机制,重点对安全风险较高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等重点领域实施监管。开展常态化档案安全管理业务培训,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档案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事故问责机制,加强对安全事故的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责。

五、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实现档案数字转型

(十)加强馆藏红色校史资料数字化。红色校史资料数字化工作是开发挖掘和共享利用的重要基础,是传承红色基因当务之急,聚焦红色校史资料数字化建设,优先保证馆藏红色校史资料的全部数字化,加快红色校史资料开放利用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红色校史资料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

(十)加快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将传统载体档案资源数字化纳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体系,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统筹安排。大力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提高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到2025年纸质档案存量资源数字化率达80%以上。逐步推行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分步推进学校各归档单位业务系统与学校档案综合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全校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和电子数据的一键归档,促进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电子档案应收尽收。

(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探索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的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电子文件归档前端管控机制和标准化的归档接口平台,开展档案数字资源知识服务,创新线上档案利用服务形式,通过微人大服务平台推进校内档案资源目录开放共享和线上档案内容利用流转机制,搭建数字档案查询利用和服务平台。深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

(十)融入智慧校园建设。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档案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档案部门要主动融入智慧校园建设体系,加强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力量综合优势,加强对数字时代学校各类新型档案资源的及时收集整理与归档管理,提升档案资源数字化水平和档案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

六、强化人才经费支撑夯实档案工作基础

(十)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档案工作人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和考察调研学校时重要讲话精神,筑牢初心使命,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贯彻学校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加强档案工作专职和兼职队伍建设,根据需要适当扩充档案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工作队伍。发挥馆院共建优势,搭建档案工作业务和学术交流共建共享平台,开展工作研修和专业培训,夯实档案工作专业学科支撑基础,整体提升档案工作队伍水平。发挥档案馆作为学生实习基地的功能,不断创新、丰富档案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实习的形式和内容,走出一条深具人大特色、理论与实际贯通的档案学教学研究和档案工作新路。

(十九)保障档案工作经费投入。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一流智能化档案馆的目标要求,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有关规定,切实保障档案工作经费需求。重点加大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经费投入,加大对学校重大项目、重点任务、重点活动档案收集整理的资金支持。统筹考虑档案库房升级设备购置维护、档案数字化、数字档案馆建设与运维、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科学合理核定校院两级档案工作日常管理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加强对档案工作资金的管理、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科学合理使用档案保护和开发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